14章过完,尽力了。
nnd,我今天才看到有那么多间章。前几天说做到15章纯属无坤之谈。
身体还是撑不住高强度的任何行为。
(资料图片)
不过昨天晚上喝了三两酒,竟然没事。还不赖。看来奥氮平的副作用在慢慢的减小。不是向前段时间喝个饮料心脏都疼的要死要活的了。nice。
嗯…我该怎么说呢?我该怎么说呢?
心抽抽。
让我缓缓。
呼~
接着说。
第十章到12章是交代了一部分基本资料,并且着重刻画了伙伴之间的羁绊。
第13到14章,我个人感觉是在描绘姬子老师死亡后她的所作所为,与前面所描绘的琪亚娜形成差异。以表现姬子老师的死对于琪亚娜所产生的影响。
怎么说呢?10到12章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我两年多没交过朋友了。第13到14章所描绘的能够对生活产生巨大变化的经历我也有过。不过里面仍有一些细节是值得说道的。
第12章,瓦尔特·杨。“对于一个人来说,只要坚守住了自我,就不算失败。”那其实这里的“自我”既可以应用弗洛伊德口中的“自我”概念,也可以将其理解成常人意义上的自己的意思。那这是两个不同的思考方向。
弗洛伊德口中的“自我”在我的理解中,更多的是作为“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他既受“本我”的原始欲望的影响,又受“超我”的完全意义上的理想状态的左右。所以这个自我在我的理解中更多的是一种理性意识,如果以这种自我的定义去理解这段话,则可以理解成以下形态:
坚守住自我是指:使自我维持在一个平衡,既不完全受“本我”所支配,又不全都由“超我”所束缚。
那这是一个理解方面。另一个理解方面就是常人意义上的自己的意识。这个就更为简单一些,就是很简单的意识主体不改变、不昏迷、(或)昏迷过后与昏迷前的行为特点基本相似,且无任何可供怀疑的地方。
那还有一个值得讲的地方,就是14章最后的内点。将最后琪亚娜的突然的爆发的原因具现出来(即姬子老师),从而凸显出琪亚娜改变的源动力。讲道理看的时候确实是有一点震撼的,稍稍的有一点眼眶酸,但是没流出来泪。
讲完了这点,让咱讲讲我心抽抽的部分。
我****
这张图片上的四句话。
呼~呼~(冷静,冷静)
焯,硝酸甘油呢?我硝酸甘油哪去了?
呼~继续说。
我****
这种如此扭曲的价值观都能在12+的游戏里放出来是吧?是吧?审核吃干饭的?!
md,大哥,这是12+游戏,这是12+游戏啊!!!其他的不说,至少在游戏中所表达的所有价值观不能有原则性的错误吧。
这是最最最基本应该保证的吧?!
你可能认为我在这里随意乱喷。那我就给你说说,我为什么这么愤怒。
他的这四句话最重要的就是第四句话。前三句话都是为了第四句话做铺垫。
第四句话让人感觉到的价值观是一种刻意的给予思想包袱。或许这么说不能让各位感觉到有哪里不对,那么我便将这句话换到另一个地方,另一个肮脏的词语和价值观中这句话还能完美适配,你信不信?
“这句话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应该出现在《论如何对他人进行强制性精神控制并使被控制人自愿接受且在没有重大事件冲击的情况下不会产生任何反抗想法》里”
我***
这是现在生活中很典型的一种现象,也是在青少年青春期进行精神思想发育时,最大的绊脚石。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这句话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我为XX而活”。这是一种目前极为不提倡的价值观。因为目前一直都在讲“我是在为自己学”。但是同时,图片中这种极度错误的价值观在生活中一直存在。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你考试考不好,你对得起我养你吗?你对得起我起早贪黑吗?”乍一听没什么问题。但是仔细瞧问题又很大。
这种价值观的问题在于将你的所作所为的内驱力强行由“自己”转变为他人。但是同时,如果将自己的内驱力转变为他人,就必然面临着另外一个情况。那就是这个内驱力,实际上变成了你对他人的愧疚。换简单点来说,在这种价值观下,你感觉自己越对不起另一个人,你的内驱力就越大。但是“愧疚”可以无穷大,内驱力不可以,因为你的本我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内驱力的增大。本我的限制是符合生物的本能的,因为内驱力的增大必然代表着身体状况与内驱力的不匹配,身体反而更容易出现问题。
又跑偏了,继续说回“愧疚”。这就跟前几年盛行的愧疚教育一样,换汤不换药。当愧疚无穷大又因为某种限制无法将其发泄出来的时候,那么,他的精神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能这个问题的表现形式跟愧疚(也就是该价值观)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在该价值观下所表现出来的所有问题皆是因为该价值观所引起。
这便是他最大的问题。哪怕因为该价值观造成了一些严重后果,但是因为患者和心理咨询师亦或者是主治医师之间的隔阂,细节没有办法观测到位,也就没有办法武断地将责任归咎于该价值观(看医生水平,实际也没我说的那么绝对)。
我在精神病院里呆的那段时间,包括前一段时间的精神病患者病友群。跟他们聊过一些他们的行为包括他们的困扰,这是一个在我与聊过的个体中覆盖率基本达到100%的根本性问题。我那时候因为专业知识不到位和病情原因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我再看,这种价值观是一个很大概率的诱病因素。
你可能会认为在游戏中出现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因为大家都是一笑而过,可能有些人剧情看都没看过。也没有必要这么较真。但是当你真正的去了解现在关于精神病患者的舆论,那么你就会发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关于精神病患者的针对,也并不是一天就出现的”。
是的,这一切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一个人说这件事不对时,没人会在意。
当一百个人说这件事不对时,有人会过来凑热闹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一万个人说这件事不对的时候,那这件事可能在大众眼里就真的不对了”
就是这么一个理。包括这几年臭名昭著的雷电法王杨永信,包括愧疚教育。哪怕到现在了,仍然有一大批家长朋友们在信。就是因为在这几年,杨永信和绘就效益等等的黑料爆料出来前,网络上几乎全都在说这些东西很好很好。哪怕有一两个不同的声音,那也都是被冲爆了。
这些在以前遗留下来的原则性错误的价值观他是一定要被纠正的。哪怕我在上一篇关于崩坏三的文章里讲的那一两个游戏中错误观点,那也并不是原则性的错误。上一篇崩坏三的文章里我提到的游戏中的那几个错误观点,其实只是角度不同,并没有说他真的是错误的。说的露骨一点,那几个观点是对的,只是因为其话语中的语气和用词的原因,不利于大众去正确看待该问题,所以我拎出来说了说。
不过这回我说的这个问题,现实中有实例,不少。并且仍有一大批中年人和老年人持此观点。
或者我说直白一点,这种观点忽略了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性和自主性,不利于人作为个体的精神发展。不要给我扯什么集体意识,集体和个体的精神发展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完全不可以混淆。
就到这里吧。有点累。不过抛开这个让我“心抽抽”的观点,还是比较高兴的。原神离月自选四星好像是在明天开始,包括一些活动,明天也来了。拜拜~
关键词:
雷电法王
精神病患者
弗洛伊德
心理咨询师
精神控制
不要给我
潜移默化
怎么回事
NICE